
申論技巧分析
巧審題 大加分
對于申論來說,通常情況下,做題的第一步驟就是審題,甚至審題就可得出初步的解答思路。很多考生也知道審題的重要性,但是在申論考試中,往往會忽視甚至忘記這一步。很多考生都非常重視對材料的閱讀,忽視了審題的重要性,甚至有些考生拿到試卷先看的是材料,讀完材料才閱讀題干,浪費時間不說,還因為審題的匆忙造成了要點的缺失。
審題的重視程度主要表現(xiàn)為兩個因素:一是審題花費的時間;二是審題后獲取的找要點的提示信息是否完整和精準。很多考生可能會說,審題只要得出作答對象就可以了,至于要花費一兩分鐘的時間么?在這里可以說,需要,甚至是必要!
審題要審出些什么,很多考生應該都能流利的回答,不外乎題型判斷,對象,作答范圍,分值,字數(shù)以及要求,但是很多考生會忽略一點,那就是作答對象的限定詞??赡軙锌忌|疑,限制詞有這么重要么?下面給大家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如:根據“給定資料”,歸納概括當前我國法治進程中遇到的問題。
材料中有這一段:“依法治國”受到重視,從中央領導層到街頭巷尾,“依法治國”都是繞不開的主題。在法學領域享有崇高聲譽的李步云,勤懇耕耘 50 余年,親歷和推動了國家法治的許多重要進程。李步云表示,現(xiàn)在中國改革進入了深水區(qū),因為利益調整,社會矛盾多發(fā)、高發(fā)。這其中產生了腐敗現(xiàn)象等一系列比較嚴重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單靠幾個領導人是不行的,必須要依靠法律和制度?!耙婪ㄖ螄鞘袌鼋洕目陀^要求,依法治國是民主政治的重要條件,依法治國是現(xiàn)代文明的主要標志,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span>
這道題并不難,但很多考生在作答時都把材料中腐敗等問題寫在答案中。這就忽視了題干中歸納對象的限定詞“依法治國進程中”,進而忽略了材料后面“必須要依靠法律和制度”這一表述,造成無效書寫,占用了其他要點的字數(shù)。
通過這一個小例子,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練習中能重視審題,養(yǎng)成良好的做題習慣,通過審題精準定位要點。
申論多則材料閱讀范圍題的做題方法
申論考試這幾年的命題方式越發(fā)靈活,歸納概括題的歸納對象更加新穎多元,提出對策的問法更加靈活,等等其他各個題型也都體現(xiàn)出新的特征。從2021年省考來看,申論材料閱讀有回歸多則材料閱讀的趨勢。因此,掌握多則材料閱讀題的方法在接下來的備考中成為了制勝的必備法寶。結合例題講解:
一、試題材料
假如你是某市執(zhí)法部門的一名工作人員,要在執(zhí)法工作研討會上,做“科技推進執(zhí)法現(xiàn)代化”的主題發(fā)言,請根據“給定資料1、2”擬定一份發(fā)言的PPT內容提綱。
要求:(1)內容全面,重點突出; (2)條理清楚,有邏輯性;(3)篇幅300字左右。
【審題】
①主題:科技推進執(zhí)法現(xiàn)代化
文種——提綱——綱目式
②執(zhí)法工作研討會——背景:會議目的意圖是什么?
總結、分享、交流執(zhí)法上的工作經驗——科技推進執(zhí)法相關,給下階段工作提供指導、方向、建議
③材料范圍:材料1、材料2
材料節(jié)選:
材料1:
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呼嘯而來,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zhàn)。大量的新科技在行政執(zhí)法實踐中得到廣泛運用,在顯著提高執(zhí)法效率的同時,也對執(zhí)法者的理念和素質、執(zhí)法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
背景:點明科技在執(zhí)法中的影響:科技高速發(fā)展為執(zhí)法帶來機遇與挑戰(zhàn),提高執(zhí)法效率,提出執(zhí)法新要求。本段是材料1的總領段落,材料的書寫邏輯為總分,我們抓住總領段落,便可輕松的明確答案的書寫邏輯。由這一段來看,我們可以明確在接下來的答案尋找和書寫中,應涉及執(zhí)法理念、素質和執(zhí)法方式等方面的內容。
材料2:
S市M區(qū)運用大數(shù)據分析,將社會治安的各類事件發(fā)生頻率,以“熱點地圖”“詞頻分析”“排行榜”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強化了治安工作的針對性,破解了一系列執(zhí)法難題?!巴ㄟ^物聯(lián)網感知設施的‘互聯(lián)、物聯(lián)、數(shù)聯(lián)’,(實際做法)推動社區(qū)治理由被動應付向主動發(fā)現(xiàn)轉變,公共安全工作的重心從應急處置向風險管控轉變?!盨市公安局龔 局長說。執(zhí)法轉變!
……
材料2中的第一段也是具有總體性質的段落??傮w介紹了將大數(shù)據分析應用到社會治安領域的成效,借由公安局長之口說明通過物聯(lián)網感知設施達到推動社區(qū)治理由被動應付向主動發(fā)現(xiàn)轉變,公共安全工作的重心從應急處置向風險管控轉變。公安局長的講話實際上總領了材料2,后面的材料都是在這一理念轉變下的實際工作方式和案例呈現(xiàn)。
二、核心作答原則
1.明確材料邏輯關系。多篇材料閱讀不再像單篇材料閱讀一樣進行精細化閱讀,需要把握每一個字眼。在多則材料的找點過程中,具有普適性的原則是通過段落與段落之間關系去尋找要點,總分關系找總的部分,提煉關鍵詞或重要表述,并列關系則提煉并列關系的關鍵詞或表述,遞進關系則主要看遞進的內容??傊鄤t材料閱讀的要點一般不會過于精細,通過判斷段落與段落,篇與篇的關系,得出核心詞匯或表述即可。
2.注意權威人物表述??傮w來看,案例型材料在省考中出現(xiàn)頻次較高,對于案例型的多則材料閱讀,一般要點的得出要么通過總結性的表述去找尋,要么通過核心人物如總書記、專家、官員、學者或者市民網友等進行呈現(xiàn),尤其是材料中出現(xiàn)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一定要重點解讀,這些“權威人物”的話語基本上都是命題人核心想表達的思想。因此,多則材料閱讀,多關注權威人物講話,提煉關鍵詞,找準要點。
如何提高申論作答技巧
“不經一番徹骨寒,哪有梅花撲鼻香”,公務員備考是一場長期、持久的戰(zhàn)役。而且申論復習也是一場枯燥、充滿挑戰(zhàn)的過程,公務員的小伙伴剛開始復習申論,會存在一些疑惑,要怎么開始、怎么準備?那今天就帶著大家先一起了解一些公務員備考方法:
一、更高效掌握題目
歷年題目最接近出題人出題思路,是申論練習的最好的材料。當前很多考生普遍存在題目練習太少情況,許多考生題目材料只做一遍,一方面時間緊,另一方面覺得記住了答案,不愿意重復再做的心理。做題不是為了記住答案,而重要的是梳理總結每個類型題目的答題思路才是關鍵,能夠舉一反三,梳理做題思路。所以,大家在自己備考時,申論歷年題目作為第一資源,至少做3遍以上,同時也可以練習其他省份的考題,每道題目進行總結,然后在考題中進行比較分析,得出答題思路,注重做題質量,這樣在以后做到類似題型時能快速作答,提高效率。除此之外申論考試現(xiàn)在更加側重政治綜合能力,我們也可以關注材料背后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考察了哪些內容,融會貫通,由淺及深,真正理解申論內涵,可以獲得更大的收獲。
二、文章寫作多積累
申發(fā)論述在申論分值中占重要比重,是關鍵題型之一。然而文章寫作一直是大部分考生不愿意寫的題型,寫不出來,不會寫,沒有內容這是考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導致大家在學習時更多的時間分配給其他非作文題目。申發(fā)論述不斷積累學習的過程,想要得高分,寫出優(yōu)秀文章,首先大家可以先積累素材,在復習備考中關注當下,每天利用二十到三十分鐘時間關注的時政新聞和社會熱點,或者關注一下時代楷模、感動中國,五四青年等榜樣人物,了解優(yōu)秀人物的事跡,學習精神品質,然后靈活運用在文章中,增添亮點、豐富寫作。大家可以把日常做的題目積累到筆記上。再次,實戰(zhàn)演練也很關鍵,結合積累內容運用寫作理證法和例證法兩大方法,修改整理,形成不同角度的完整文章。最后希望大家先克服內心的抵觸,主動彌補學習弱點。
以上就是給大家分享的幾點備考小方法,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多動筆、多思考,在備考學習中能夠有所收獲。
如何區(qū)分歸納概括和綜合分析
眾所周知,申論考試有五大題型,歸納概括,提出對策,綜合分析,貫徹執(zhí)行以及申發(fā)論述。五大題型分別有自己的答題邏輯,所以學好申論,做好申論題的前提是,必須得能準確的判斷題型。這幾種題型中,有兩種題型比較容易混,那就是歸納概括和綜合分析。那么到底如何區(qū)分這兩種題型呢,接下來就來說一說。
歸納概括通常都會在題干中給定一些標志性詞匯,能夠方便判斷題型,比如歸納概括、提煉、談談等。如果沒給標志詞的時候,就比較容易和綜合分析弄混,這時候,歸納概括一般都會在題干中告訴我們要概括的是哪個方面,因此,學員在作答的時候,可以通過審題,確定作答對象到底是哪個方面。
申論中常考的兩類綜合分析:一是通常給定一個詞,或者一句話,讓我們去理解、解釋,也就是去下個定義,在分析時我們就是通過審題確定題干中的核心關鍵詞,然后圍繞著核心關鍵詞找相關的所有要點,全部找出來。因此,考生們在作答的時候是要進行全面多角度進行分析的,而不是單一片面的從某一個方面出發(fā)找要點。
在實際做題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的題會問“請分析……”。此時我們要注意,其實綜合分析中,幾乎不會出現(xiàn)分析兩個字,或者歸納概括和綜合分析都會出現(xiàn)“請談談……”,對于區(qū)分綜合分析和歸納概括,本質上是看是否要進行多角度分析,而不是單純的從一個詞就判定這就是綜合分析或歸納概括。
【國考】根據“給定資料1”,概括S市在鄉(xiāng)風文明建設方面的舉措。(10分)
通過對題干的閱讀,我們能夠確定作答范圍是“給定資料1”,作答對象是舉措,這個舉措的主體是鄉(xiāng)風文明建設方面的,并且給了限定條件S市。我們得到以上信息后,我們進一步分析,這道題讓我們概括舉措,也就是做法。既然只是找做法,只那就是讓我們去概括其中一個方面,而不是進行全面的多角度分析,加之它有明顯的概括字樣,因此,我們能夠確定這道題的題型是歸納概括題。
【省考】根據給定資料2,請談談對劃線句子“40年巨變之后,說走就走,路不再長”的理解。(15分)
通過題干的閱讀,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題干中有明顯的“談談……”字樣,但我們說過判斷題型不能只單純的通過這樣的詞匯來判斷,因為談談不止在歸納概括題中出現(xiàn),所以還要綜合分析作答對象,這道題中說了,是談談對一句話的理解,所謂理解,也就是找到這句話中的關鍵詞,圍繞這個詞的無論是原因,還是影響,或者問題。都可以叫做理解,所以作答對象并不是單獨的某一方面,需要多角度分析,由此可以判斷出,這是一道綜合分析題。
弘揚紅船精神
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包含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中國精神貫穿于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積蘊于近現(xiàn)代中華民族復興歷程,特別是紅船精神,在建黨100周年的今天,具有格外強大的感召動員力。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紅船精神的相關內容:
一、紅船精神的提出背景
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游船(后稱“紅船”)上勝利閉幕,莊嚴宣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從此,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就有了堅強的領導者——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在紅船中誕生這一偉大革命實踐所表現(xiàn)出來的精神就是紅船精神。
2005年6月21日,習近平在《光明日報》發(fā)表署名文章《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首次公開提出“紅船精神”的概念,并對“紅船精神”的內涵進行了概括和論述,紅船精神包括首創(chuàng)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
二、紅船精神的主要內涵
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是“紅船精神”的理論特點。在黨的領導下,扭轉了中華民族近代以來落后挨打的被動局面,在艱苦卓絕的斗爭實踐中形成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這種理論創(chuàng)新充分展現(xiàn)了首創(chuàng)精神。
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是“紅船精神”的實踐特點?;仡櫧倌隁v史,黨歷經曲折而不畏艱險,屢受考驗而不改初衷,由小到大,由弱變強,靠的就是這種奮斗精神。
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是“紅船精神”的本質特點。黨在成立之時就莊嚴宣告“只維護無產階級的利益”;在革命斗爭中確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新時代宣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充分展現(xiàn)中國共產黨人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
其中,首創(chuàng)精神是核心,是動力之源;奮斗精神是支柱,是勝利之本;奉獻精神是本質,是政德之基。這三種精神有著內在的嚴密邏輯,是一個完整的精神體系,缺一不可。這樣的邏輯體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內在結構和發(fā)展主線。
三、紅船精神的意義
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也是黨的先進性之源。紅船上誕生了實現(xiàn)中國夢的領導者,是實現(xiàn)中國夢真正的起點。重溫紅船的歷史滄桑,在繼承和弘揚“紅船精神”中永葆黨的先進性,進一步激發(fā)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奮斗的信念和力量。
四、紅船精神熱點應用
在“黨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創(chuàng)新”、“奮斗”、“奉獻”等相關主題中都可以引入這一熱點,拿創(chuàng)新型政府這一話題舉例,分論點論證示范:
建設創(chuàng)新型政府是我們的施政要求。崇尚創(chuàng)新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基因,紅船精神的核心就是首創(chuàng)精神。我們黨正是憑著這種強烈的進取精神和勇于開拓的思維意識,不僅回答了中華民族往哪里去的歷史之問,也以自身的偉大實踐豐富了人類社會追求美好生活的制度方案,將當代中國推進到一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當今時代,面對社會經濟環(huán)境的變化和人民群眾的新需求,要堅持以改革為動力,真正開拓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把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推向深入。因此,政府必須在體制和機制方面,對公共服務部門進行持續(xù)不斷的改革和完善,必須要及時破除那些僵化的、不合時宜的觀念和制度,建設創(chuàng)新型政府。